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 游戏官网
“校园溢满书香 读书伴我成长”师生阅读活动
征文比赛教师组获奖作品
《理想国》读后感
一、作者介绍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出生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奴隶家庭,原名亚里斯托克尼。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古希腊民族文化的中心雅典。作为一个贵族子弟,柏拉图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他7岁开始上学,12岁接受体育训练,18岁时,柏拉图服过一次兵役。20岁,拜当时著名学者苏格拉底为师,专门学习哲学,不久就成为苏格拉底最得意的门生。
柏拉图所处的年代正是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由于家世显赫,出自名门,并且与政界有密切的联系,年轻的柏拉图渴望从事政治。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参与政治的希望破灭,于是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在其后10余年间,先后游历了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并在西西里岛叙拉古城遇到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的迪恩。游历的过程是一个自由考察和增长见识的机会,也是形成柏拉图思想体系的重要阶段,经过长期周游,他对各种学说、各地的政治制度和风俗人情有了详细的了解。在吸收各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逐渐产生建立正义之国的设想。
二、内容介绍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究竟什么是正义?柏拉图首先询问了他周围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说:正义就是欠债要还。
还有的人说: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认为的理想国,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
在我看来,《理想国》首先开启了对理想国家加以描述的先河。在该著中,柏拉图本来是要论述个人正义,为了说明个人正义,用城邦正义作为铺垫和比方,但,柏拉图实际上用大量的篇幅去论证描述理想城邦。柏拉图的这种证明方式给了后人一个他所始料不及的提示:除了个人正义之外,还存在着城邦正义,或者说,还存在着国家制度的正义。
后来人们在思考国家正义、法律正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人类文明发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成果。而我国古代没有关于国家正义问题的思考。我国古代虽然有对个人正义的思考,但这种思考主要涉及个人义务、行为,基本不涉及国家制度的正义问题,所以,其思考的深度远不能同西方的正义思考相比。传统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认为,君主制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可改变。如果没有西方思想的引入,很可能,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帝制或君主专制制度中。想到现今的社会,正义一直都是受人们褒扬的话题,正义的事情永远都是被人们所称颂的。然而什么是正义,我想很多人都是无法给出全面的解答的,或者即使给出了也是摸棱两可,一个简单的有思想的人都可以利用柏拉图式的反驳推翻掉。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各色各样,在此处正义的事情,放到彼处马上就变成了荒唐的事情,甚至是极其不正义的事情。单纯的眼光去判断事情总是片面的,多虑的思想去思考事情总是无法清晰的,生活中只能适事而行。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三、对城邦的理解
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是以社会分工为制度保障的正义的城邦社会。柏拉图认为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人类的生存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活资料,这种需要是多方面的,“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很多东西。”而且人天生的才能是单一的,居住在同一城邦的人们按自己的性格进行社会分工,“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它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显然,柏拉图根据劳动者的天赋和性格不同来进行社会分工,人的天赋才能千差万别,性格迥异,每个人从事最适合他的工作才能做到最好,这样城邦才能健康和谐发展。因为“我们的人既非兼才,亦非多才,每个人只能做一件事件。”“鞋匠总是鞋匠,并不在做鞋匠以外,还做舵工;农夫总是农夫,并不在做农夫以外,还做法官;兵士总是兵士,并不在做兵士以外,还做商人,如此类推。”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柏拉图把城邦的组织人员分成三个阶层,生产阶层:指农民、工匠和商人,他们的先天禀赋比较低,擅长生产方面的技艺,从事社会物质财富生产,为整个社会提供生活资料;护卫者阶层:他们的先天禀赋比较高,擅长军事作战,其任务是抗击外敌入侵,维护城邦秩序,充当统治者的辅助者;统治者阶层:这是由军人等级中精挑细选经过教育和训练,拥有高超的智慧、知识和能力的少数哲学家,他们天生就是统治者,职责是执掌国家权力管理国家。柏拉图是从“金属说”的理论上来说明各人禀赋不同,所以胜任不同的职务的。他认为,“老天在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经过严格的社会分工后,城邦就形成了,“城邦就是在分工的基础上,由统治者、辅助者和农民及其他技工组成的共同体。”但一个和谐秩序的城邦,仅有社会分工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各个阶层之间形成“正义”,“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柏拉图这里强调的正义是社会生活的等级秩序以及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国家的正义、城邦的正义,就在于阶级关系的确立,并且各阶层的人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如果每一阶层成员都能做到等级分明、分工有序、互不干涉,那么这个城邦一定是正义的城邦、和谐的城邦。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 郭斌和 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
[2] 徐大同 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 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